今年五一出游的熱度高漲。根據飛豬發布的《2023年“五一”出游風向標》顯示,截至目前,國內機票、酒店、景區門票、跟團游等均已超過2019年同期,累計預訂量同比去年勁增超10倍。
與此同時,“不合理低價游”“強迫購物”等市場亂象也隨著出游需求的暴漲變得頻發,嚴重干擾正常的市場秩序,影響旅游業整體形象。
為規范旅游市場秩序,促進旅游行業高質量發展。近日,文化和旅游部發布了《文化和旅游部辦公廳關于進一步規范旅游市場秩序的通知》(下稱《通知》),其中在規范旅行社經營行為及信用監管方面再推電子合同,明確:
旅行社要嚴格落實“一團一報”制度,遵守入出境團隊旅游管理政策,對不按照要求填報的,按照《旅行社條例》相關規定予以處罰。旅行社要與游客規范簽訂旅游合同,推廣應用電子合同,不得擅自變更行程。
加強對旅行社經營和導游執業行為的事中監管力度。要用好全國旅游監管服務平臺功能,發揮電子合同在“不合理低價游”治理中的監測和預警作用,通過全國導游之家APP記錄執業軌跡,對擅自變更旅游行程等行為強化事中監管。
事實上,近些年,國家旅游管理部門出臺了諸多政策,推動旅游市場監管向信息化、規范化發展。而為了監測預防“不合理低價游”,力推電子合同應用。
2016年,啟動建設全國旅游監管服務平臺,其中要求旅游服務平臺提供電子合同、CA認證及驗真功能,通過合同價格監測預防“不合理低價游”。
2017年,國家旅游局發布《國家旅游局辦公室關于在北京、上海、江蘇等六省市啟用全國旅游監管服務平臺有關事宜的通知》,提出要加快構建“全國旅游示范合同庫”,積極推動未使用電子合同的旅行社使用“電子合同管理功能”。
2020年,文旅部、發改委、教育部、工信部等十部門聯合印發《關于深化“互聯網+旅游”推動旅游業高質量發展的意見》,明確提出:推廣旅游電子合同使用,推進旅游電子合同標準制定。
電子合同具備“線上簽署、統一數據管理”的優點,旅游電子合同的推廣不僅極大提高了各類業務場景中合同文件的簽署效率,降低管理成本。而且數據信息統一監管,證據鏈保全,可查可追溯,進一步保障了游客的權益,規范了旅游市場監管。
簽盾專注于電子簽約應用安全,能夠通過API/SDK等接口服務與旅行社或在線平臺的業務系統集成對接,提供身份認證、電子簽約、數據存證等產品能力的開放服務。覆蓋提供旅游合同、入駐協議、合作協議、保險合同、理財協議等簽署場景,幫助實現高效辦理各類業務,保障合同文件的信息安全,維護游客權益,規范旅游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