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國家發改委等13個部門聯合發布《國家發展改革委等部門關于完善招標投標交易擔保制度進一步降低招標投標交易成本的通知》,以加快推動招標投標交易擔保制度改革,降低招標投標市場主體特別是中小微企業交易成本,保障各方主體合法權益,優化招標投標領域營商環境。其中在全面推廣保函(保險)措施上,提到:
鼓勵使用電子保函,降低電子保函費用。
為了緊跟互聯網發展趨勢,推動企業數字化轉型。早在2017年,國家發改委等6部門聯合發布了關于印發《“互聯網+”招標采購行動方案(2017-2019年)》的通知,提出“依法必須招標項目基本實現全流程電子化招標采購”。
2019年, 國務院辦公廳轉發國家發展改革委關于深化公共資源交易平臺整合共享指導意見的通知,提出“推動電子營業執照、電子擔保保函在公共資源交易領域的應用,降低企業交易成本,提高交易效率。”
2020年, 國家發展改革委辦公廳關于積極應對疫情創新做好招投標工作保障經濟平穩運行的通知,提出“改進投標擔保方式。在全面推行投標保證金線上繳退的同時,大力推廣使用保函特別是電子保函替代現金保證金,實現在線提交、在線查核。”
近些年,國家提出了推進放管服改革,加強數字政府建設,優化營商環境。電子保函的推行大勢所趨,全國各級機關以及各地政府持續發文推動電子保函應用,實現公共資源交易全程電子化。
電子保函是電子保函是保證人以使用CA證書進行電子簽名的數據電文為介質,通過計算機網絡向受益人開立的具有法律效力的擔保憑證。
傳統紙質保函需要通過抵押,由擔保機構、銀行等金融機構簽字蓋章確認才能生效。一旦快遞受阻或見不了面,容易耽誤蓋章,為保函開具帶來麻煩的同時也大大影響了辦事效率,增加成本。此外,由于紙質保函在蓋章過程中難以百分百確保主體的真實身份,并且保函內容篡改也無法規避,過程也沒有有效監管,因此容易出現偽造印章、篡改等行為的發生,給各方帶來風險。
與紙質保函相比,電子保函具有在線處理、有效識別虛假保函、保函備案方便、可視化管理、全程電子化追溯等優勢。
簽盾招投標保函電子簽名方案
簽盾電子簽名支持與銀行、融資擔保機構的電子保函系統集成對接,通過API接口調用為招投標電子保函提供“身份認證、電子簽名以及數據存證”服務,實現快速認證身份、移動審批、遠程簽字蓋章,數據存證出證。
具體操作流程如下:
投標人登錄地方公共資源交易平臺,通過招投標擔保窗口一鍵申請保函、選擇對應金融機構,平臺自動將申請信息同步到金融機構電子保函系統,提供審批、蓋章。
銀行及融資擔保公司業務人員在保函系統查收申請消息,在線審批并調用簽盾接口完成蓋章。
通過電子保函系統在線簽發的電子保函自動同步公共資源交易平臺,投標人可以自主查詢簽署進度、下載電子保函。
電子簽名作為招投標電子保函推廣應用必不可少的技術工具,讓保函申請辦理更便捷,線上簽署更加安全可靠,真正實現不見面投標、不見面擔保、遠程異地開標,助力公共資源交易全程數字化轉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