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互聯網的蓬勃發展,民事主體間通過電子簽名簽訂合同已成為一種常見方式。與傳統的紙質合同簽約相比,電子合同簽約能被如此廣泛使用的原因,一個是使用它的成本,要遠遠低于紙質合同簽約,另外一方面,也是大家比較關注的是,電子合同簽約是否能具備與紙質合同等同的法律效力?
依據法律規定,書面合同在當事人簽字或蓋章后即成立并生效。而電子簽名,作為新興的簽署形式,同樣是電子合同具備法律效力的關鍵前提。
當合同各方對電子簽名形式合同的證據效力存在分歧時,法院需對提交的合同進行原件判斷,并對電子簽名進行可靠性審查。若確認合同原件中存在可靠電子簽名,法院可直接認定該合同真實有效。
在簽訂電子合同時,電子簽章必不可少。它是以電文形式呈現的印章,通過技術加密,以數字認證存儲介質應用于電子文件中。電子印章及其管理系統需經政府授權制作,如今已在電子發票、網上結算等多個領域廣泛應用。
電子簽章與公章具有同等法律效力,可應用于CA鎖、對接OA系統、電子合同第三方平臺等多種系統。但需注意,電子簽章并非簡單的電子化公章圖形,僅電子化的公章圖形不具備法律效力。用PS摳出的公章圖案更是違法,屬于偽造印章罪范疇,偽造印模與偽造實物印章性質相同。
簽訂電子合同還涉及電子數據存儲。與紙質合同以原件存儲不同,電子合同全程線上操作,以電子數據形式存儲。為保證數據完整性和客觀性,電子合同在簽署和存儲過程中的數據會通過法律及技術手段保全。
簽署電子合同前需進行主體認證,認證通過的主體才能發起簽署。電子合同簽約平臺采用區塊鏈、時間戳等技術手段,對簽約主體、文件、時間、地點等數據進行存證保全,防止數據被篡改,同時將數據同步到第三方存證機構、公證處、司法鑒定中心等。
在電子合同簽約平臺簽署的合同配有完整證據包、區塊鏈保全記錄及電子數據存證證書,能有效舉證。發生糾紛時,可下載證據包,出具證據鏈記錄,申請公證書及司法鑒定報告,形成證據鏈閉環服務,保障電子合同證據效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