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企業的發展壯大,合同數量和類型也會變得紛繁復雜,如何管理儲存這些紙質合同成了企業難題,紙質合同已很難再滿足企業的日常所需了,合同簽署和管理的數字化辦公需求持續攀升,未來將迎來電子合同市場全面爆發。
一、電子合同的興起
二、電子合同的發展歷程
2005 年《電子簽名法》頒布實施,標志著電子合同的法律效力被中國法律所認可
2005 — 2014年,電子合同以傳統部署的模式在局部領域得到應用
2014 — 2016年,互聯網金融的迅猛發展帶動了電子合同的興起和廣泛應用
2016 — 2020年,伴隨著數字政務的發展、信息化轉型的需求、司法判例的劇增,全行業對電子合同的需求逐步爆發
三、電子合同的特點
對比傳統紙質合同,電子合同可以有效杜絕假章,切斷因假章帶來的損害企業形象及利益等問題。
電子合同規避了面簽和郵寄,直接在線實現了合同的簽署,使原本長達一周的簽約周期縮短至一天以內。
電子合同以電子數據為媒介,傳輸環節采取加密保護措施,保障傳輸過程中的安全性和完整性。
第三方電子平臺會對電子合同數據進行加密存儲,保證電子合同數據安全,并對接司法結構。
四、紙質合同對比電子合同的常見痛點
簽約周期長
合同的擬定、確認、審批以及往返寄送都耗費大量時間。
在疫情期間企業之間無法面對面簽約,雙方只能通過郵寄才能完成簽約,一來一回在路上少說也要一周,非常影響企業工作效率,耽誤后面工作開展。
安全不可控
大量合同的存儲歸檔過程中易發生泄露、丟失、損壞等現象,無法完全抵御自然或人力造成的損失。
增加倉儲人力成本
企業人員眾多、業務眾多,隨之帶來就是大量紙質合同的堆積,查詢起來異常困難,需專門增加儲藏室、配備專業人員有序進行歸檔整理。
增加環境污染
不論是或大或少的企業,使用紙質合同是必不可少的,一份合同在使用前會經歷這幾步:砍伐樹木制成的紙張、油墨、電力、裝訂打包材料及運輸過程汽車產生的廢氣。
簽盾電子合同是全證據鏈合法第三方平臺,平臺結合區塊鏈、電子數據保全技術,利用哈希技術對電子數據進行加密固話,防止電子數據被認為篡改,確保電子數據的原始性、客觀性。為所有企業及個人提供便捷、安全的電子合同簽約服務,讓您后顧無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