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鄂爾多斯市達拉特旗警方經過精心部署與縝密偵查,成功搗毀了一起涉及全國30余省市的龐大制售假證章網絡,一舉端掉4個制假窩點,逮捕8名核心犯罪嫌疑人,現場查獲假證件高達2.3萬件、假公章4000余枚,以及大量制假設備。
為何制售假印章現象屢打不絕?根源在于其低成本、低風險卻潛在高回報的非法特性。僅需簡陋的小作坊式生產模式,便能操控整個制假售假鏈條,成本低廉得令人咋舌。
當前,盡管制售假章者已難以在網購平臺明目張膽地銷售,但他們轉而利用社交平臺進行隱蔽宣傳,這無疑給監管部門帶來了更大的挑戰。同時,假章的需求市場并未萎縮,而法律對購買者的追責力度相對寬松,除非涉及嚴重違法,這種縱容無疑助長了假章市場的囂張氣焰。
據統計,企業經營風險的70%-80%源于印章及文件管理的疏漏。假合同、偽造印章、假冒身份等事件頻發,實體印章的管控難度極大,用章主體身份難以核實,且實體印章本身極易被偽造,為不法分子提供了可乘之機。
實體印章的管理和使用確實存在諸多棘手問題,如種類繁多、管理分散、易丟失、被盜用等。對于大型企業集團而言,各分公司、子公司均需用章,但實體印章管理往往分散且漏洞百出,難以實現統一有效監管。這導致用印人身份和用印過程難以追蹤,一旦發生糾紛,往往難以追溯。
紙質合同簽署過程中同樣存在諸多隱患,如合同內容易被篡改、抽頁等。通常流程是雙方先審核確認電子合同文檔,然后一方打印成紙質合同并蓋章,再寄送給對方蓋章。這一過程中極易出現內容被偷偷篡改或抽頁的情況,導致糾紛發生時真假難辨。
實體印章不僅易偽造,而且簽署人身份難以即時驗證。驗證實體印章真偽通常依賴公安備案,但實體印章真假難辨,加上簽署主體身份多數情況下也難以驗證,這使得一些人敢于冒險從事違法犯罪活動。
為解決假合同、假身份和假公章的風險,國家正大力推廣電子合同、電子印章和電子簽名的應用。根據《電子簽名法》和《民法典》的相關規定,合法有效的電子印章/簽名必須包含數字證書作為信任憑證,確保每一枚印章/簽名都有唯一綁定的數字身份,可在線驗真,保障用戶身份和意愿的真實性,防止文件被篡改,并具備法律效力。
隨著互聯網的迅猛發展和信息技術的廣泛應用,電子簽名和電子印章作為重要的數字基礎設施,不僅受到法律的認可并具備與實體印章同等的法律效力,而且受到政府的高度重視。它們在政務領域以及各行業數字化應用場景中得到大力推廣,成為解決實體印章管理難題的有效方案。
與實體印章相比,電子印章通過先進的數字技術實現防偽,從人為管理轉變為系統/平臺管理。它將用印權限和用印審批流程統一納入線上管理,確保用印需授權、流程有記錄、可追溯、可監管,從而保障印章的使用安全,有效避免“搶公章”“人情章”“空白章”等風險。
以簽盾電子合同為例,它利用數字簽名技術、區塊鏈技術和時間戳固化技術,有效鎖定簽約主體的真實身份、防止文件被篡改,并精確記錄簽約時間,使企業能夠完美規避“蘿卜章”風險。使用電子簽章進行合同簽署后,簽盾會對在線簽署操作數據進行全程留痕和存證。用戶只需在簽盾電子簽約平臺上即可輕松實現一鍵在線申請公證、司法鑒定和仲裁等服務。合作的法律機構還能為用戶提供糾紛處理過程中的全方位法律咨詢,有效解決因假章、“蘿卜章”產生的法律糾紛。
作為全證據鏈電子簽名領先者,簽盾致力于為企業、政府及個人用戶提供安全合規、高效便捷的數智化電子簽名解決方案,支持公有云、混合云、私有云等多種部署方式,包括SaaS平臺、開放API、定制化等靈活解決方案,可快速接入各類辦公系統,滿足不同企事業單位的數字化需求,已服務了超過100000的用戶,覆蓋30多個行業、超過100個細分領域。
電子合同簽約的方式,是有效避免合同簽署不規范、防范假章、蘿卜章使用的絕佳辦法,很多企業正在使用電子合同簽約,不僅規范內部簽署管理流程,還能降低成本、提升簽署效率,有著多方面的好處。不妨先在簽盾進行免費的試用體驗,先免費體驗電子合同簽約的全過程,然后根據自己的需求,做出適合的選擇,讓電子合同簽約助力你的辦公簽署、開啟高效簽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