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互聯網技術的發展,電子合同也出現在大眾的視野,作為新興的簽約方式,主要解決了廊坊等地企業異地簽署的問題;在政策的推動下,各行業各領域越來越多的企業認可并使用,但是對于一些習慣了紙質合同的企業來說,電子合同以電子數據為載體,對電子合同的法律效力表示存疑。
1、電子合同有法律效力嗎
想必這是廊坊等地大多數企業都比較關注的電子合同法律問題。關于電子合同的法律效力,根據《合同法》的規定:“書面形式是指合同書、信件和數據電文等可以有形地表現所載內容的形式。”簡而言之,數據電文屬于書面合同形式的一種。而在《電子簽名法》中也有明確,能夠有形表現所載內容,并且可以隨時調取查看的數據電文,被視為符合法律、法規要求的書面形式;簽署電子合同需要用到電子簽名,《電子簽名法》中也規定了,擁有可靠的電子簽名具備與手寫簽名或蓋章同等的法律效力。并且電子簽名需要第三方認證,由依法設立的電子認證服務提供者提供認證服務。也就是說,電子簽名不能自己制作。
因此,電子合同在法律上只要滿足“真實身份、真實意愿、簽名未改、原文未改”四要素,是受到法律認可和保障的。
2、什么情況下不能使用電子合同
電子合同的覆蓋范圍很廣,基本上廊坊等地各行各業都能使用電子合同,但是也有一些情況是不能使用電子合同的,《電子簽名法》就規定,①涉及婚姻、收養、繼承等人身關系的;②涉及停止供水、供熱、供氣、供電等公用事業服務的;③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的不適用電子文書的其他情形。
3、電子合同保存要滿足什么條件
電子合同的保存要滿足以下條件,①能夠表明所載內容,并隨時可以調取查用,②能夠表現原來生成、發送或者接收的內容;③能夠識別數據電文的發件人、收件人以及發送、接收的時間。
簽盾作為專業的電子簽章系統開發服務商,其自研的全證據鏈電子簽約平臺,依托國家法律,采用國家機構認證技術,通過提供多種方式的實名認證,確保了廊坊等地企業簽署雙方的真實身份。同時在電子合同的簽署過程,通過區塊鏈+時間戳等技術手段,對簽署的內容進行上鏈,并利用哈希值技術固化加密,保證數據文件的完整性,不被篡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