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去大家簽合同,基本都是用紙質合同簽約,先將合同打印下來,然后各方每人一份分別進行簽字蓋章,如果涉及到簽署方無法線下簽字蓋章,還得將合同郵寄給到對方再寄回,整個流程非常的冗長且麻煩。
隨著技術的發展,簽約的形式有了巨大的變化,電子合同簽署已經成為了更加高效的選擇,尤其是在一些行業比如銀行業當中,對于數字化的要求不斷提升,因此電子簽約也最新得到應用。但是在實際的電子簽約應用中,也現出了一些端倪,引起大家的重視,以便大家更好的進行簽約,同時保證電子簽約數據安全及防范電子合同法律風險。
此前,上海市虹口區人民法院于2023年5月舉辦了“普惠金融背景下電子簽約法律問題”研討座談會,并發布了《關于優化商業銀行電子簽約的倡議書》,針對電子簽約在商業銀行信貸業務中遇到的問題,提出了針對性的建議。據倡議書顯示,自2023年以來,虹口區人民法院已受理了超過四百件商業銀行各類信貸業務電子合同糾紛,且數量仍在持續攀升。
之所以提出這樣的倡議,電子簽名作為電子合同的關鍵標識,其安全性和可靠性至關重要,但是在電子簽約過程中,部分商業銀行面臨著電子簽名數據舉證困難、線上簽約流程難以回溯以及合同條款提示程度不足等問題。這些問題不僅影響了電子合同的法律效力,還可能給商業銀行帶來法律風險。
那么,電子合同簽約怎么提升簽約的安全性呢?
1、選擇正規、可靠的電子合同平臺
平臺資質:確保所選擇的電子合同平臺具備電子認證服務資質,并受到相關監管機構的監管。例如簽盾、騰訊電子簽、法大大等平臺都是可靠的選擇。
技術安全:平臺應采用先進的加密技術,以確保合同數據在傳輸和存儲過程中的安全性。同時,平臺還應具備防篡改功能,確保合同內容的真實性和完整性。
對于商業銀行來說,可以選擇電子合同簽約服務商,提供完整的電子簽名服務,將電子簽名能力集成到銀行內部的業務系統中,保障簽約時的數據安全等。
2、仔細審查合同條款
權利與義務:在簽訂合同之前,務必仔細閱讀合同條款,明確雙方的權利和義務。這有助于避免在合同執行過程中產生不必要的糾紛。
違約責任:合同中應明確違約責任條款,以便在違約情況下能夠迅速確定責任和賠償方式。
爭議解決:了解爭議解決條款,包括仲裁或訴訟等解決方式,以便在發生爭議時能夠迅速采取適當的行動。
3、確保電子簽名的真實性
電子簽名認證:電子簽名應由合法的電子認證服務提供者頒發,并具有高度的唯一性和防篡改性。在簽署合同之前,務必驗證電子簽名的真實性。
簽名過程安全:電子合同平臺應采用可靠的電子簽名技術,確保簽名過程的安全性。例如,采用生物識別技術(如指紋、面部識別)或其他身份驗證手段來確認簽署者的身份。
一般來說,如果簽約的時候自身沒有開發電子合同簽約系統供自己完成電子合同簽約,最好就選擇正規靠譜的第三方電子合同簽約服務平臺如簽盾等,不僅簽約安全有保障,也更加的簡單方便。
4、保存和管理電子合同
備份存儲:將電子合同備份到本地存儲設備(如硬盤、U盤等)和云存儲服務中,以確保合同數據的安全性和可訪問性。
定期審查:定期對保存的電子合同進行審查,確保其完整性和真實性。同時,關注相關法律法規的更新,以確保電子合同的合法性和有效性。
除了以上幾點,在電子合同簽約的時候,也要多加注意,如對方在簽署時提出奇怪的要求,一定要重視,以防是對方給自己挖坑。
如今電子合同簽約是趨勢,一定要了解電子合同簽約這種方式,并多加使用,以備將來自己在使用時能更加游刃有余的應對各種狀況。如果關于電子簽約有更多的問題想要溝通,也歡迎咨詢,我們在電子合同簽約領域有著多年的使用經驗,各種電子簽約問題都能給到相應的建議,希望大家能通過交流一同成長進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