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數字化的大趨勢下,電子合同得到眾多行業企業的認可,特別是金融行業,沈陽等城市已經在逐步推行金融電子簽約服務。而今年5月份,銀保監會發布了《商業銀行互聯網貸款管理暫行辦法(征求意見稿)》,中就指出:商業銀行應當與借款人及其他當事人采用數據電文形式簽訂借款合同及其他文書。
那么,個人網貸使用電子合同,應該怎么簽呢?
簽訂電子合同是在電子合同訂立系統上進行的,并不是大家認為的只要在網上勾選協議點確認就好,也不是通過word文檔編輯,傳真、郵寄等在線通訊軟件傳輸的形式就可以,在法律上的電子合同,是需要通過可信的第三方電子合同訂立系統簽署,并使用了可靠電子簽名的電子合同才是有效的。
針對網貸平臺,此前,中國互聯網金融協會下發過《互聯網金融個體網絡借貸電子合同安全規范》團體標準征求意見稿的通知,其中就明確,金融機構簽訂借貸合同需使用可靠的電子簽名,簽訂的電子合同應委托第三方存儲服務商進行存儲。
因此,沈陽個人網貸簽電子合同第一步就是確保雙方是在電子合同訂立系統上進行簽訂的,比如簽盾電子合同簽約平臺,確保簽署的合同安全有效。
第二步就是注冊個人賬號,完成實名認證,核查身份信息,確保簽署雙方的身份是真實有效的,同時解決了紙質合同異地簽署身份難以核實的問題。平臺針對個人提供多種實名認證方式,如身份證信息、銀行四要素、人臉識別等,并由CA認證中心頒發具有唯一性的數字證書。
第三步就到合同簽署流程,通過平臺簽訂電子合同操作流程相比紙質合同簡單易上手,個人只需要登入到平臺上,接收網貸平臺或銀行發送來的借貸合同,確認無誤后就可進行簽署,在簽署的過程中,平臺會再次進行意愿認證,確保簽署是本人真實意愿的表達,銀行核實完后,合同就算簽署完成,個人可以隨時通過平臺查看合同文件,也可以下載保存在本地。
沈陽個人網貸通過簽盾電子合同平臺簽約,在簽約過程中,平臺通過區塊鏈+時間戳等技術手段,對合同內容數據進行上鏈并固化,防止被篡改,同時精確記錄簽約時間、地點、簽署人等信息,保全證據鏈,保障合同簽署安全,一旦產生糾紛,簽盾還提供配套的司法服務,切實保障用戶合法權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