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數字化辦公的概念越來越普及,不少企業開始使用電子合同代替紙質合同辦公,如重慶等地的企業,眾所周知,紙質合同簽署的問題比較多,其中經常遇到的就是偽造合同、簽訂的合同擅自篡改的情況比較嚴重,而且紙質合同簽署一般一式多份,各自留存,也容易被篡改。如果這種情況發生在電子合同,內容數據被改了怎么辦?
我們先了解,如果電子合同被改了會發生什么后果,根據《電子簽名法》第五條的規定,有效的電子合同文件需滿足兩個條件,一是能表現簽署雙方約定的內容條款,并隨時能夠調取查用;二是內容保持完整,不能被更改,整個簽署流程的操作進度,不影響數據的完整性。
也就是說,如果電子合同被改了,就會導致改動的內容無效,合同缺失完整性、原始性也就不具備法律效力,如若遭惡意篡改,造成的合同糾紛,有可能會涉及到違法犯罪。
因此,電子合同如果要修改,需要增加補充協議或者原有合同作廢,重新填寫上傳發起合同簽署,不能直接在原文件電子合同上進行修改,發現電子合同被改,我們應該及時處理,避免后續產生不必要的糾紛。
事實上,不管是重慶企業也好還是全國各地其它企業,選擇電子合同簽約平臺進行簽署時,作為專業的電子合同簽約平臺都采用了防篡改的技術,來保障合同的簽署安全。而簽盾通過區塊鏈+時間戳等技術手段,實現了一旦文件簽署完成,就無法篡改的效果。
1、區塊鏈防篡改技術,簽署完成的合同數據自動上鏈保存,并利用哈希值技術固化文件數據,能夠輕松識別文件數據是否被篡改。
2、時間戳技術,簽盾電子合同平臺接入了由時間戳服務中心提供的時間戳服務,為電子簽名添加時間屬性,能夠精確記錄合同簽署的時間,一旦有篡改就能發現。
此外,重慶企業使用電子合同簽署引發糾紛,作為一站式電子簽約服務商簽盾電子合同,還與多家司法機構合作,一旦產生糾紛,可提供在線訴訟、在線仲裁等司法配套服務,平臺也會提供有效的全證據鏈的電子證據材料,提高司法采信度,保障企業用戶合法權益不受侵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