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信息技術的快速發展,電子簽名逐漸成為企業日常運營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然而,企業在使用電子簽名時,需要注意一系列問題,以確保其合法、安全和有效。
合法合規性
根據《電子簽名法》的規定,可靠電子簽名才具有與手寫簽名或蓋章同等的法律效力,而可靠電子簽名需滿足“真實身份、真實意愿、原文未改、簽名未改”的條件,因此,企業使用電子簽名時,首要就是確保電子簽名的合法合規性,通常電子簽名的申領途徑通過政務平臺上的電子印章系統或是第三方電子簽章系統。
不適用性
并不是所有行業領域都適用電子簽名,根據《電子簽名法》規定,有三種情形不適用電子簽名:1)涉及婚姻、收養、繼承等人身關系的;2)涉及停止供水、供熱、供氣等公用事業服務的;3)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的不適用電子文書的其他情形。
存儲安全性
電子簽名使用過程需要確保簽名未改才能具備法律效力,因此,在申領電子簽名及使用過程,需要確保系統/平臺保存的電子簽名未被修改,通常是采用時間戳、區塊鏈、哈希等技術手段,對電子簽名身份信息、簽署過程進行證據固化,生成哈希值上鏈存證,確保電子簽名的安全。
總之,企業在使用電子簽名時,需要綜合考慮合法合規性、安全性保障、存儲安全等方面的問題。通過具備法律效力的電子簽名,企業將能夠提高工作效率、降低成本,并確保簽署的文件證據鏈完整,保障權益。